• 为全面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的重要部署,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两委”委员的党性修养和履职担当能力,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我校于8月1日至3日,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举办2025年“两委”委员“凝心铸魂强党性 以学促干勇担当”专题培训班。全体校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参加培训,开封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文柏松出席培训活动。校党委书记冯淑霞作开班动员讲话和结班总结讲话。她指出,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心目中的“精神圣地”。学校党委组织这次专题培训,旨在让大家重温焦裕禄事迹,感受榜样力量,锤炼党性修养,提升履职能力。她希望各位学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意义;坚持深学细悟,自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严明培训纪律,以优良学风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结合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和学校事业发展,她强调,大家要深学焦裕禄精神,筑牢思想根基;锤炼过硬作风,弘扬清风正气;砥砺实干担当,开创事业新局,交出一份让全校师生满意的优异答卷。培训期间,学员们听取了《如何当好新时代高校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习近平总书记的焦裕禄情结探析与启示
  • 7月25日至31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甲组、乙组)在天津举办,我校武术代表队发扬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在竞争激烈的套路赛场上表现出色,最终斩获三金、两铜、一个第五、一个第七的优异战绩。本届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天津市武术协会承办,吸引了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内的全国各地241所高校的2000余名运动员同台竞技。我校武术代表队由体育学院副院长孟国正任领队,教师李玫红、申典雅、杨姗姗任教练,共派出6名运动员参赛。比赛中,队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稳定的发挥,在多个项目中取得历史性突破:体育学院2023级王博荣获男子甲组三节棍项目首金,体育学院2022级陈虹兆获得男子甲组其它传统太极拳第一名、太极大刀第七名,音乐舞蹈学院2022级魏亚魁在男子甲组太极刀和华拳项目中获一金一铜,法学院2022级熊菁菁获得女子甲组枪术季军,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24级苏圣书获得男子甲组陈式太极拳第五名。本次比赛,我校武术代表队从优势项目的稳扎稳打、勇夺金牌,到新秀项目的崭露头角、取得突破,每一份成绩都闪耀着师大学子“精武强能、自强不息”的
  •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化双拥共建工作,弘扬爱国拥军优良传统,7月30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带队走访慰问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1679部队、32150部队及牧野区人武部等驻新部队和单位。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学工部、人民武装部工作人员陪同慰问,相关部队首长和领导分别会见了我校慰问团一行。杨玉珍代表学校向承担军训帮建任务的32150部队赠送了锦旗,并向驻地部队和人武部官兵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一是致敬人民军队的忠诚守护。人民军队始终是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守护人民幸福安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二是感谢驻地部队的深情厚谊。学校深切感念驻地部队在大学生军训、国防教育、征兵工作等方面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抗洪救灾、疫情防控等关键时期,部队官兵挺身而出、驰援相助,令全校师生深受感动。三是期待军校共建的美好前景。学校将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研平台、新兴学科、基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为部队提供支持服务,期待双方加强军校合作、深化军民融合,扎实推进新时代双拥共建工作。部队首长和领导对我校慰
  • 7月2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冯淑霞、校长郭海明到科技创新港调研并召开现场调度会。党委常委、副校长秦法跃,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入驻学院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校领导一行深入教学区、学生书院、餐厅、全国重点实验室、体育场等进行实地查看,详细听取科技创新港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针对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相关部门逐一进行交流探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郭海明对各工作专班近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推进情况表示肯定。他从三个方面对科技创新港暑期和开学后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是加快推进任务落实,要增强时效观念,压紧压实责任,及时破解堵点难点问题,能快则快、应快尽快,全力全速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二是细致做好教育管理,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成长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安排,细化学生活动方案,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切实让学生学起来、忙起来、动起来;三是严格守牢安全防线,要坚持“考虑在前、预案在前、措施在前”的工作思路,强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配合,全面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冯淑霞对各相关单位暑期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推进工作表示慰问,并就推动科技创新港工作任务落实提出明确
  • 近日,我校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陈豪华副研究员与重庆大学李杨教授合作在高张力对环蕃药物骨架分子精准构筑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Synthesis of highly strained para-cyclophanes via ring-expansion [5,5]-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 reac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 Chemistry。对环蕃骨架作为一类具有1,4-二取代苯框架的特殊大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万古霉素(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等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然而,传统闭环合成策略在构建高张力对环蕃时面临严峻挑战:高稀释条件需求、易发生分子间二聚或聚合副反应,且难以精确控制环张力等。针对这些诸多挑战,陈豪华副研究与李杨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通过N-芳基化-环扩张[5,5]-σ重排反应高效合成高张力对环蕃的新策略。利用环状叔胺与苯炔中间体的协同反应,一步实现八原子环扩张,成功构建了具有显著角度畸变的1,4-二取代苯环单元。该环扩张重排策略突破了传统合成高张力对环蕃的瓶颈,为构建复杂药物三维分子提供了
  • 7月26日上午,由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主办、承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极地环境与生态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医药大学、城乡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交通大学、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协办的,第七届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有毒物质国际研讨会(IJRC-PTS 2025)在新乡开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出席会议并致辞,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专家学者,学校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环境学院院长曹治国主持。苗雨代表学校向出席大会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学科发展等情况,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彼此借鉴、共同进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创新与成果转化,进一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会上,与会嘉宾代表一同为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分中心揭牌。挪威极地科学院院士、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Roland Kallenborn致祝贺辞,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与会人员可以充分交流有关
  • 7月30日,由我校承办的“商城县教育系统教育管理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商城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程友强,我校党委组织部负责人出席仪式。项目培训团队授课教师、班级管理人员以及商城县教育系统80余名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式由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津主持。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段勃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百年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以及在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段勃表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对商城县的帮扶工作,密切关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此次培训,学校紧密结合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了“理论+实践”双轨赋能的课程体系,旨在全面提升参训学员的教育管理能力。希望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潜心研修;加强交流互鉴,博采众长;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程友强代表商城县教育体育局对我校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高度肯定了我校在师范生培养和教师职后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希望借助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商城县基础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他要求全体参训学员端正学习态度,严守纪律,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本次培训班为期7天,是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
  • 7月28日至29日,学校科技处牵头组织专家团队赴商城县开展科技帮扶专项对接活动。我校科技处、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商城县科技局局长谢绍传、副局长代立明,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婷婷、开源环保集团技术副总柳世乐等参加了此次对接活动。科技帮扶座谈会上,谢绍传对我校科技帮扶团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商城县产业现状、科技发展规划及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期待校地双方深度合作,帮助商城县在科技领域实现新的突破。科技处副处长焦照勇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十四五”期间学校的校地校企合作概况。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李志勇、环境学院教师郑立庆、物理学院教师李龙飞等分别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化学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污染治理、红外光谱测量等领域的优势科技成果,并对商城县在特色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具体瓶颈与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企业代表周婷婷与柳世乐结合企业实践,提出实际难题和技术瓶颈。双方针对标准物检测、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测量、污水处理中的物理传统处理方法和优化技术等技术需求展开交流,专家们“把脉问诊”,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力求将科技服务精准送达生产车间
  • 7月27日,我校漯河校友会法学分会成立大会在漯河举行。发展规划处、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及法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漯河校友代表参加。大会由校友段颖主持。成立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其命维新》。筹备工作小组成员魏玉瑾介绍了漯河校友会法学分会的筹备情况。会议表决通过了漯河校友会法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人选,晁伟当选会长,李秀章当选副会长,魏玉瑾当选秘书长。发展规划处处长、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主任苏现伐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漯河校友会法学分会的决定》。与会领导为当选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颁发聘书,并为漯河校友会法学分会授旗。晁伟代表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发言。他表达了对学校、学院教育培养的感激之情,表示将与理事会全体成员共同搭建校友交流、合作与发展的平台。王晓慧代表学院教师表达了对校友们的深切思念之情,希望借助校友会这个新的平台加强联络、沟通与交流。于庆生回顾了法学院三十年来的办学历程,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希望每一位校友都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苏现伐表示,校友会是学校与
  • 7月27日下午,由南京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联合主办的Biocontaminant创刊启动会暨第一届编委大会在新乡召开。华南师范大学应光国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安太成教授、南京大学罗义教授等3名国家杰青和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秦法跃,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存良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我校环境学院院长曹治国教授主持。秦法跃代表我校向Biocontaminant的创刊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基本情况,以及环境学院的发展现状,并表示我校将从多方面、全方位地护航期刊发展,希望期刊锚定国际前沿,持续推进生物污染物领域的研究创新和技术进步。赵存良代表河北工程大学向期刊的创刊表示热烈祝贺,他简要介绍了河北工程大学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学校将全面支持期刊的发展,坚信期刊将为全球生物污染物防控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与会领导和专家代表共同按下创刊启动键,标志着Biocontaminant期刊正式扬帆启航。编辑部授牌结束后,罗义教授从创刊背景、研究领域
  • 7月24日下午,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承办的,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润物有声·育人有道”辅导员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开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黄振中,党委学工部部长李海涛出席开班仪式。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学工部、团委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我校党委学工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开班仪式由党委学工部部长葛照金主持。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苗雨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对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领导老师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百年办学历史、学科专业发展概况、科研平台建设成就等。结合本次辅导员培训主题,他指出,辅导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骨干力量,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持续提升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意义重大,我校学生工作长期以来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办对学生负责、让社会满意的教育:一是以思想引领把牢人才培养方向;二是以品牌驱动激发人才培养动力;三是以优质服务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希望参训老师珍惜本次学习交流机会,启迪
  • 7月23日,由郑州市教育局主办、我校承办的首届“教育强国建设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校长研修会议在郑州举行。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传广,我校副校长宋晔,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会长李培俊,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省教育厅、我校及郑州市教育局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郑州市教育局直属各学校书记、校长等近300人参加。张传广强调,本次研修活动是推动河南省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创新举措。郑州市教育局要以本地名校长为核心,联合专家和发达地区名校长,开展主题式、分阶段研讨,将研修打造为专业成长和办学质量展示的平台,扩大豫派校长影响力。校长们要把握教育强国建设机遇,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创新,在“两高四着力”中担当作为。同时要发挥好校长协会的引领作用,通过组织研修、专业研究和项目建设,增强校长队伍凝聚力,助推河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宋晔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阵地在学校、主体力量在教师,以高质量教师构建高质量学校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底层逻辑。始终坚守“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构建了本硕博贯通、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全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学校将通过深化人才培养
  • 河南日报客户端
    7月26日至27日,第七届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有毒物质国际研讨会(IJRC-PTS 2025)在新乡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主办,承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极地环境与生态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外7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俄罗斯、荷兰等7个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新乡,围绕“新污染物的毒性、环境健康和风险管理”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共谋全球环境治理新方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