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生明晰成长方向,坚定前行信念,6月5日,软件学院于平原湖校区一号报告厅开展“思明课堂”第四讲——“奔赴:过程还是远方”专题报告会。会议由团委办公室李晓珊主持,近500名学生代表参加,软件学院2025届优秀毕业生代表付云祥、刘晴亮、李南鸽作分享。
会议伊始,付云祥以“实践”为主线,讲述自己在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中的成长故事。他提到,自己曾在保研、考公、出国留学的岔路反复尝试,并非预设好了现在的成果,通过在参与班级管理、投身基层实践中逐步提升综合能力,最终入选24届研究生支教团,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担当的双向提升。随后,刘晴亮围绕“学习”展开分享,他坦言道,最初也迷茫“远方”能否抵达,但最重要的还是提升绩点、积累竞赛,抓住夏令营、预推免等重要环节,最终被推荐至中央民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说:“奔赴远方的途中,无需过度焦虑结果,认真走过的每一步,会成为通往下一站的阶梯。”最后,李南鸽聚焦“竞赛”进行分享,她从接触竞赛的好奇与忐忑说起,一次次的调试代码、团队的协作攻坚,让她在逻辑思维、问题拆解能力上不断突破,这些积累终成底气,帮助她成功推免至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此次思明课堂为软件学子搭建起朋辈交流的桥梁,学长学姐以亲身经历为引,展现了大学篇章的多种可能。每一次的选择与坚持,都是对自我的一次探索与突破,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青年的视野与格局。未来,软件学院将持续依托“思明课堂”等平台,引导更多学子在奔赴远方的旅途中,收获真实而丰盈的成长。
(软件学院 孙子墨/文 潘姝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