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术交流,提升我院化学教育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9月20日,山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化学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毕华林教授应邀来我校作题为《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王菲菲副教授主持,化学教育研究所教师、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积极参与。
毕华林教授首先明确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属性。他引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观点,指出所有领域的科学探索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无论是教育学、物理学还是分子生物学,科学研究都是一个连续且严密的推理过程,其基础是研究方法、理论与研究结果的有机结合。明确科学研究本质后,毕华林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他认为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从新手到专家的持续发展过程,而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公式在于“教师成长=经验+反思”。随后界定并辨析了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等概念的内涵。
毕华林教授为化学教育研究的具体实践指明了清晰路径。他分享了化学教育研究的三种选题类型,分别是源于化学教学特殊性质的“固有类研究”,将一般教学议题在化学情境下概念化的“嵌入式研究”,以及仅将化学课堂作为数据收集便捷环境的“附属类研究”。毕教授指出,我们应聚焦前两类与学科内容及特点深度融合的研究。为帮助大家深入把握这两类研究的内涵与方法,他随即分享了诸多案例。讲座最后,毕华林教授引用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经典名言,为本次学术分享画上了圆满而深刻的句号。
讲座主体部分结束后,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同学积极提问,就教学研究中的具体困惑、论文选题以及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问题与毕华林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毕华林教授对每个问题都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诸多宝贵建议,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
最后,王菲菲教授作总结发言,对毕华林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本次讲座为化学教育研究所师生提供了丰富理论滋养和宝贵实践指导,相信各位师生定能将所学所思付诸行动,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培养贡献出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 刘玉荣 张乾丰 孙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