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主办、太原理工大学联办的“2025年环境类专业工程教育持续改进研讨会”于3月21至23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吉明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夏祖义、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周琪教授以及认证委员会专家刘勇弟教授等出席本次会议。来自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的3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环境类专业工程教育发展大计。环境学院副院长闫旭教授,环境工程系主任王彦斌和副主任温慧洋参加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采取“主旨报告+专题报告”的模式。主旨报告环节聚焦政策解读与实践经验分享,涵盖《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4版)》权威解读、专业持续改进的常见问题与报告撰写、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太原理工大学为案例)和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情况专业报告等核心议题。专题研讨环节围绕“数智赋能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青年教师工程能力提升”“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制度保障与特色做法”等主题展开,十余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作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环境工程专业通过构建“评价-反馈-改进”的动态闭环机制,持续监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学生发展成效,精准识别薄弱环节,推动专业建设向卓越目标迈进。本次研讨会通过理念阐释、案例剖析与实践经验共享,有效强化了与会教师对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认知,为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本科人才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境学院 温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