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李文硕教授应邀来院讲学

时间:2025-09-22浏览:10设置


2025921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李文硕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并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论证进行指导。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守谦主持,世界史系教师、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旁听了讲座并参加了现场交流。

李文硕教授以《世界史论文写作:一个非典型编辑的、不完全指南》为题,结合多年教学与研究经验,以如何提出真正的问题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学术研究的起点、材料选择、学术史梳理与论文写作的逻辑路径,向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套务实而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方法论与写作技法。

李教授首先指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始于一个可解释的、可推进的学术问题,而不只是对材料的简单罗列或事件的机械叙述。优秀研究者不但应追求“材料新、观点新、视野新、方法新”的“四新”标准,还要有充分的问题意识。真正地提出问题,提出真正的问题,才是优秀的研究成果

对于所谓“真正的问题”,文硕教授认为,由想法到问题需要反复检验,并建议将大问题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通过逐步论证最终形成完整的论文架构。李教授以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FHA)研究”为案例,向在场师生示范了如何从表面现象出发追问深层动力的学术路径。关于学术史的梳理与评价,李文硕教授强调,学术史写作并非文献的清单式罗列,而应具有系统性批判性帮助研究者理解前人的“怎么研究”、用何种材料、以何种方法得出何种结论,从而发现问题的真实落脚点与研究的继续空间。他特别提醒青年学者,在呈现前人成果时要做到“既肯定其成就、又指出其不足”,并据此明确自己研究的创新点与回应方向。

讲座最后,李文硕教授结合自身教学与编辑学术期刊的经验,建议坚持问题意识、勤于梳理学术史,爬梳和善用材料在理论与文本之间寻找平衡,并鼓励大家在既有传统之外勇于创新。

现场师生就论文选题、材料获取、方法选择等问题与李文硕教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并就科研项目论证和学科建设做了现场咨询。文硕教授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历史文化学院 王若茜)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