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历史文化学院“布贴绣梦·匠心织就”非遗传承团全体成员前往新乡市牧野区东牧村,在村委会二楼活动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布贴绣小课堂。东牧村的小朋友们参与其中,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在乐趣与知识的碰撞中进行,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与传承的责任。
第一个环节里,团队成员邀请到洛阳布贴绣第四代传承人包冬萍老师。包老师生动地为小朋友们介绍起布贴绣的历史渊源,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布贴绣的文化内涵,每一个图案、每一种色彩背后都有着独特的寓意,比如象征“福禄”的葫芦图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布贴绣“以拼为主,以绣为辅”的巧妙设计也让小朋友们听得入了迷。随后,包老师还展示了一些精美的布贴绣制品,有憨态可掬的虎头帽、精致小巧的钱包、图案生动的童鞋等,小朋友们看得眼睛都亮了,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第二个动手实践环节中,包老师和团队成员带着小朋友们制作起简单的布贴绣葫芦茶垫。拿到五颜六色的布料、针线等工具后,大家都跃跃欲试。包老师先耐心地讲解了制作茶垫的步骤和要点,从如何裁剪布料,到怎样将布料巧妙地贴在底布上,再到基础的缝合方法。开始制作后,小朋友们认真地按照老师的指导操作起来。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操作,比如复杂的缝合、图案的精细绣制,则由团队成员上前帮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布贴绣茶垫逐渐成型,虽然有些作品略显稚嫩,但每一个都凝聚着小朋友们的努力和创意。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气氛更加热烈。团队成员首先向小朋友们提问了一些简单的布贴绣小知识,“布贴绣的俗称是什么?”“我们今天制作的茶垫运用了什么基本技法?”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有小朋友开心地说:“我要把这个茶垫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让他们看看我做的作品,还要把今天学到的布贴绣知识讲给他们听。”
此次布贴绣技艺宣讲传承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这门非遗技艺,感受了其独特的魅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布贴绣这门古老技艺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活力,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历史文化学院 张文华 冀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