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故事

  • “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行政,都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李洪河眼神坚定,话语铿锵,短短一行字体现出他毕生所爱,包含了数不尽的执着与坚韧。他舍半生年华投入中共党史研究,咬着牙走一条几乎无人走过的荆棘道路,并以不懈的努力使这条充满坎坷的道路开出了鲜花,奠定了后人的研究基础。心怀感激潜心求学1968年,李洪河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的一个乡村,“贫困”是李洪河对于这个处于三县交界处村庄的最深刻的印象。在这样艰苦的经济条件下,李洪河从未放弃过求学的想法,“当时每周回家一次,去带上学需要的干粮和酱豆,每天三顿,喝碗咸汤,一块钱一周都花不完。”四年时间,每周往返18里地,李洪河每天过着简朴的生活,终于考到了历史系,成为当时历史系第一届本科生。上了大学,家庭贫困的情况仍未改善,但回忆起那时的时光,李洪河忆苦思甜,“当时的辅导员老师来查寝,看到我的被褥很薄,就送我一条褥子,我一用就是好几年。”在老师的关爱和学校氛围的感染下,李洪河对学习的激情更上一层楼。“当时我们作为历史系的第一届学生,老师们都很包容开放,有些课程甚至会请文学系、政教系的一些老师来为我们上课。”李洪河将这段时光视为珍宝,这也很
    2023-02-20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任教母校33年,她历经教师岗到“双肩挑”的角色转化,也在从“独善其身”走向“兼济天下”的过程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拔节”成长。从一枚“青椒”成长为二级教授、博导;历任副院长、校发展规划处处长、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学部首任部长、副校长等职。她的人生,呈现了教育的强大功能和它美好的样子。作为求学者,她问道至真,求学至诚,永葆原本淳朴的有恒之心;作为师者、科研工作者,她潜心科研,专注教研,用爱和智慧托举学子们的梦想;作为管理者,她一丝不苟、始终如一,迎难而上、敢想敢干,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教育事业。为知弥深 为行弥远 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一生的老教师,也是宋晔的姥姥,是她教育路上的引路人。回想
    2023-02-13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踏入张贵生办公室的第一眼,便是墙上亲笔书写的三个大字:新、信、行。“因科研创新而新,以科研诚信为信,二者兼备以践行,这是我数十年倾情科研坚守的原则。”面对学院发展,他决心惊“涛”拍岸,不驰空想,不鹜虚声;对学子,他潜心育人,润物无声,数载耕耘做“摆渡”人;责任、攀登、热爱,是他学术长征中的不灭星辰。 白齿青眉赶风月 平芜尽处觅春山1989年,本科、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的张贵生选择到任教。在工作十年内,他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获得副教授和教授资格,成为当时我校最年轻的教授。“我深知不能局限于目前的成绩,只有向上发展才能突破自我。”于是张贵生于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药学院攻读博士,从师张礼和院士。在博士期间,站在更高的起
    2023-02-09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他常常说:“我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学者,教师和学者的身份让我更清楚自己所肩负的使命,那就是教书育人。”他就是我校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韦留柱。任教38年来,韦留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全育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在教书育人中坚守理想、矢志奋斗,以法为镜、正气胆、正心诚,为培养法治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长风万里 百舸争流奋楫先1963年,韦留柱出生在河南省新密市,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韦留柱的父亲虽读过两年私塾但识字寥寥。那个年代,农村学子的求学之路可谓异常艰难,幼时,韦留柱常常因为家中拮据而倍感苦恼,而父亲母亲却从不向他提及,而是鼓励他去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父母的支持与厚望令他更加紧步伐、奋起直追。1981年,韦留柱参加高考并取
    2023-01-20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志远、德厚、才盛应是知识分子追求的三大品性。”“我们要致力于科研兴国、科研强校!”庞善起眼神坚毅、掷地有声,于他而言,对学术的追求、对学校的感激、对国家的热爱始终支持着他在科学研究这条艰难的道路上鼓足干劲、勇毅前行。学途漫漫久久为功庞善起出生于农村,父母虽然都是农民,却明白上学读书的重要性。“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即使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但父母坚定的话语在庞善起的脑海中种下了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种子。“其他的不要跟别人比,只比学习”,父亲的教诲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支撑着庞善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经过不断地勤学苦读,1982年,庞善起被新乡师范学院数学系录取,
    2023-01-09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学生眼中,他是循循善诱、暖心鼓励的高老师;同事眼中,他是兢兢业业、亲力亲为的好院长;在应用研究中,他是科研项目及国家专利的“收割机”。这其中付出多少辛苦恐怕只有高金辉自己明白,但看到学生们学有所成、学院发展走上正轨、科研成果为学校创造巨大价值,他却丝毫不觉得苦。潜精研思永葆初心怀揣着对教学与科研的热爱,从师大毕业后的高金辉选择留校任教。“从82年大学毕业到22年6月底,我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的岗位上,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提及自己与师大所结下的缘分,高金辉为之自豪。40年的漫漫发展之路,见证着高金辉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优秀的专业带头人,更见证着师大发展的日新月异。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高金辉无疑卓有建树。“科研来源于社会需求,更要服
    2023-01-03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作为学院管理者,他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明目标、抓机遇、谋发展;作为一线教师,他严慈并济、传道授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作为科研工作者,他求索问道、钻研不懈,只为叩问体育教育的真谛。 无论是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还是日常工作中引领担当,刘献国都始终捧着“初心、爱心、匠心”,秉持“石可破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不可夺其赤”的情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发奋图强 行稳致远学体育并非刘献国的初心。“其实,最初父母是想把我培养成一名工程师的,但是我小时候体质较差,小学三年级时,父母便把我送到业余武术队学习武术。高中时,我受中国女排勇夺世界杯冠军的影响,又渐渐喜欢上了排球。”这样的机缘,让体育的“种子”在刘献国心中不断发芽成长。他坚持体育锻炼,身体
    2022-12-22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2022-12-18
跳转
Baidu
map